2016年5月2日 星期一

十九、不要當律師?

19. 一位心理學家想要發展可以預測未來成功律師之測驗。她從 Who's Who 隨機抽出一群律師,因為她假定其中必為成功的律師。然後寄給這些律師 包含有數百項題目的問卷。她分析回收的問卷,並據此描繪出成功律師之特徵輪廓。然後將這問卷給一群將以律師為職業之學生。發現些學生之分數與成功律師之特 徵輪廓之間有明顯的差異,由此建議學生不要從事法律方面之職業。[可參考學姊網頁的第24題]

A1 個人特質並非永久不變。此份研究為相關性研究,設定問卷特性預測是否能在未來
     成為成功的律師,但因優良工作表現的特質與學生時代的特性可能隨年紀與經歷
     改變,故無法直接預測或推論,問卷不符假定時,在從事法律相關工作時表現較
     佳。
A2 更改假設。維持隨機抽樣,進行學生時期的個人特質、優秀律師的特質間比較配對
B1 採單一時期研究,無介入操弄,每位優秀律師的屬性(成功輪廓)受社會文化因素(就
    業重大經驗或社會價值觀)影響。

B2 更改為縱貫性調查,了解成長經驗與文化因素對於成功輪廓培養的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