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5日 星期一

十八、YMCA有效否

18. 在小鎮中之一 YMCA 人員想要獲得一些證據證明他的領導人員訓練課程是有效的。於是尋找 20 年前該課程之成員名單中較活躍的男生的名單,同時也找到未參加 YMCA 的男生的名單。他比較這兩組的現在的職位、薪水等等,發現參加 YMCA 這一組比另一組好很多。因此結論,這些差異是受到他的課程的影響。[可參考學姊網頁的第19題]
A1 兩組受試者篩選條件的設定,會使得兩組受試者之間,在「參與動機」上有顯著差異。造成多於一個獨變項的情況(有無動機、有無實際參加)。

A2訓練課程無法直接推論20年後的職位、薪水與課程呈正比,較活躍的男生可能在工
 作表現較為積極、進階,薪水可能與工作成就與考績累積結果,無法直接與課程受
 訓做連結。
B1 改變抽樣方式:採立意取樣,找20年前同樣參加過YMCA課程的受試者,將特質分
     有參與領導課程組&參與其他課程組,分析現在的工作表現、薪水與職位。

十七、賞還是罰?


17.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某位研究者試圖檢驗,訓練人員時處罰較獎賞為有效的假設。檢驗此假設的作業是辨認飛機敵我之工作。她要求實驗參與者坐在雷達螢幕之前,在螢幕上敵機與我機以陰影方式快速閃過(約 1 秒)。當陰影閃過時實驗參與者要在其前面兩個按鍵「敵機」或「我機」來反應。每一位實驗參與者接受連續五天每天兩小時的實驗。在第一天,每一嘗試之後實驗參與者均被告知有無正確辨認。自第二天開始實驗參與者被隨機分派到兩組。 A 組的實驗參與者在正確辨認時可以獲得 10 cents 之酬賞,但在錯誤的辨認時不受任何之處罰。在 B 組的實驗參與者在每一次錯誤的辨認時受時電擊的懲罰,但在正確辨認時未獲得任何獎賞。如此之程序在第三天與第四天中持續進行。在第五天實驗參與者亦接受辨認之作業但不給于獎賞、懲罰或任何訊息。在 100 個陰影中正確辨認的次數為訓練之有效度。如所預期,在五天的訓練期當中有些實驗參與者流失:在 A 組中約 5%,在 B 組約 35%的實驗參與者在五天之內流失。結果顯示在第五天的 100 次嘗試中, A 組之平均正確辨認次數為 80 , B 組平均正確辨認次數為 92 。這兩組平均數之間的差異統計上顯著。實驗者結論假設獲得確認,並建議所有訓練課程應利用懲罰的方式。
A1 研究目的是要辨明哪一種教學方式更能「有效學習」。有效學習的概念至少應包含「持續學習」與「正確辨認」。因此實驗本身須將流失的參與者(終止學習的人)也考慮進去,不能只看最後有留下來的(持續學習的人)。
B1 忠實地將流失比率報告,並客觀陳述:懲罰教學方式所流失的比率高出30%,但正確辨認次數則高出12次。

2016年4月11日 星期一

十六、老鼠跑迷津

16. 有一假設宣稱感覺剝奪會抑制動物智力的發展。要檢驗此一假設,實驗者利用兩隻老鼠,這兩隻老鼠各剛生出 8 隻小老鼠。其中一隻母鼠與其小鼠放在一個大籠子中,有足夠的空間與物體供其探索。另一隻母鼠之小老鼠則與母鼠分開,並將每一隻小老鼠單獨放在很小的籠中,只能看或聽四面牆與餵食器的影像及聲音。在五個月後,兩組均以食物為酬賞學習多分叉之 T 形迷津。經過 20 次之嘗試之後,所有沒被剝奪的小老鼠都能無錯誤地跑完迷津,但被剝奪的小老鼠仍有許多錯誤發生。後者,甚至常發生僵硬停頓的現象,需要戳動才會移動。故實驗者結論,感覺剝奪會阻礙智力發展,例如被剝奪的老鼠無法利用能去學習一簡單的迷津。[可參考學姊網頁的第7題]

A1  多於一個獨變項。研究者想了解感覺剝奪對發展的影響,卻同時操弄小鼠是否有
     母鼠陪伴。此情況下小鼠可能因為脫離母鼠出現分離焦慮使迷津行為表現變差,
     故無法推斷依變項學習能力下降是來自於哪一個獨變項。
B1 若感覺操弄實驗組非得將小鼠單獨安置,則控制組的小鼠也應該要單獨安置。
A1 兩組老鼠分別為不同母鼠所生,無法排出基因遺傳之變項,可能影響實驗結果。
B1 控制基因變項。將實驗老鼠源自於同一母鼠所生,並分成兩組,排除遺傳變項干

     擾。

十五、Wintermin的治療效果

15. 在一檢驗精神藥物 chlorpromazine 對於思覺失調症的效果時,兩位臨床研究者從精神科醫院中隨機選擇 20 個急性思覺失調裂症患者。這些病患被要求作依刺激之某一向度之特性排順序的作業,例如依重量之不同將 8 個物體排列。病患被要求作各種不同的排列作業。研究者利用受試者內之設計,首先給所有的病患注射生理食鹽水(白藥)後進行排序作業,在休息幾小時後再注射 chlorpromazine 並進行所有剛才之作業。結果指出,當注射 chlorpromazine 之後的錯誤較少,此結果暗示研究者,這一種藥物對於這一類病患之適當之認知功能的促進有正面效果。
A1 練習效果。此實驗設計為受試者內設計,先注射生理食鹽水(白藥)後再注射
    Wintermin,並進行相同排序作用。測驗方式因為同一組試驗,受試者可能因為重
    複練習使後者測試效果更好,故無法直接推論認知功能增進效果為藥物導致。
B1 更改實驗設計。改為受試者間設計,將思覺失調症的患者隨機分成三組,
     wintermin藥物組、生理食鹽水(白藥)控制組、控制組,觀察藥物注射後對於認知

     排序作業的表現,可排除練習效應。

2016年4月4日 星期一

十四、統計怎麼教


14. 某位統計老師想要比較兩種初級統計的教學方法。其中一種方法是著重在 理論教學方面(稱為理論法)。另一種為教導學生各種統計考驗方法,並解釋在什麼時機應用該統計方法(稱為食譜法)。該老師將理論法應用在一流的工學院之所 有初級統計課;將食譜法應用在洲立師院之所有初級統計課上。在學期結束時該教師利用標準化之統計測驗施測這兩組班級。結果發現,接受理論法之班級表現遠優 於食譜法教學之班級。故該老師結論,理論法是比較好的教學方法,並認為統計老師應該用此法。[可參考學姊網頁的第20題]

A1 超過一個獨變項的實驗設計。獨變項有「教學方法」以及「學生班級」,且兩組「學生班級」之間明顯有學業成績差異,可能會學習產生影響。此時,無法果斷地推論依變項「學習成效(班級表現)」的差異單單來自於「教學方法」。

B1 顯然「學生班級」不是我們所重視的干擾,「學業成績」才是。因此建議除了平衡「學生班級」,也要平衡「學業成績」。建議可以在取兩個學業成績沒有顯著差異的班級來做研究。

十三、糖果香菸惹的禍


13. 最近在報紙上一篇文章宣稱「糖果香煙影響小孩」,該報導指出買過糖果香煙的孩較沒有買過的小孩往後更可能吸煙。這個調查指出,在 7 年級的學生中,曾經買過兩次以上糖果香煙者較沒有購買過者更可能去嘗試真正的香煙。因為此結果相當清楚,故學校行政單位想要禁止在校販賣糖果香煙,因為他們認為糖果香煙導致孩子抽煙。這個調查同時指出若父母任何一方有抽煙,小孩更傾向於購買糖果香煙,且在各種場合下企圖抽煙。學校行政單位的作法正當嗎? [可參考學姊網頁的第25題]

A1 無論是「父母抽菸」和「購買果香菸的行為」之間的相關,或是「購買糖果香菸的行為」和「嘗試真正香菸」之間的相關。若要推論成因果,必須先支持兩者之間有先因後果的時序,由此研究中無法推論出這個結果。

B1 將推論改為,「父母抽菸」和「購買果香菸的行為」之間具有相關,與「購買糖果香菸的行為」和「嘗試真正香菸」之間具有相關。其相關是否來自於彼此之間的因果關係,或是來自於另一共同的原因,尚待研究。